科普信息化
新浪微博号
微信公众号
头条号
新疆植物学会成员在首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中获铜奖
12月20日,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一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在佛山闭幕。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李小双研究员团队参赛项目——《植物极端耐干机制及资源挖掘利用》荣获铜奖,是新疆代表团唯一获奖的团队。
本次大赛是我国博士后制度实施以来举办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覆盖面最广的全国性博士后创新创业赛事。共有超过5000个团队项目、2.4万人报名参赛,经预选和推荐,约1400个团队项目进入全国总决赛,经过3天激烈角逐,共产生57个金奖、91个银奖、125个铜奖。
新疆生地所代表团成员为:李小双(新疆植物学会理事)、周晓兵、王永东、赵振勇、张道远(新疆植物学会秘书长)、张元明(新疆植物学会理事长)、田长彦、雷加强。该团队立足我国干旱区,辐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针对荒漠环境本底脆弱、生态退化严重、生态价值高、恢复治理难度大等特点,利用荒漠植物抗性强、自我修复能力强的优势,通过对不同荒漠(沙质荒漠、盐渍化荒漠、半固定荒漠等)进行生态评估,掌握其生态退化成因及机制,自主研发多项生态恢复与治理模式,极大丰富了沙漠-绿洲理论体系,拓展了荒漠化治理的途径。开展了大规模试验示范,成果走出国门,目前已经在咸海生态修复、非洲绿色长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产生了良好的国际影响力。
第一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决赛现场,李小双博士进行创新项目路演
比赛期间,李小双代表团队与各路“高手”同台竞技,获得了现场专家评委的一致认可,获得“全国创新创业优秀博士后”证书,全面展示了新疆生地所青年高层次科研人才队伍的创新能力与热情。
李小双博士(右二)作为获奖选手代表参加媒体见面会
总决赛期间,还同步在新疆馆举办了新疆生地所博士后工作成果展示。
近年,新疆生地所聚焦“高精尖缺”青年人才培养,创新思路,将博士后同特别研究助理制度深度融合,激发博士后创新潜能,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涌现出一批优秀博士后,为研究所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附件下载: